孩子睡前必抱玩偶,不给就哭闹,家长这些因

发布时间:2025/1/21 15:35:07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Hellokitty、Hellokitty……”

最近闺蜜一直在跟我吐槽,3岁的儿子睡前每天都要抱一个HelloKitty玩偶才能睡觉,不给就哭闹,有时白天工作十分忙碌,回到家只想倒头大睡,还要爬起来帮他去找HelloKitty。有时候让闺蜜十分恼火“为什么非得要带一个玩偶睡觉呢?

闺蜜怀疑儿子有恋物情结,为此她十分担心,认为这个是坏习惯必须得纠正。

我家大宝现在7岁,之前每天睡觉都要拿一个固定的毯子才肯睡觉,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6岁左右,后来在我的正确引导下,目前已经不需要毯子了,她已经独立睡觉了。

我们要区分家长们眼里的“恋物”这个词跟孩子的行为可是完全不对照的。孩子喜欢抱着玩具睡觉,其实是给家长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太缺乏父母陪伴了。

闺蜜是职场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非常忙碌。经常在孩子还没醒来之前就已经出门,孩子睡觉之后再回来。

虽然孩子在身边,但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当家长不能陪伴孩子,孩子就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以此来代替父母的陪伴。

久而久之,就出现闺蜜的儿子的现象,一到晚上就必须得要抱一个HelloKitty睡觉,不给就哭闹。闺蜜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对孩子的这个行为不那么稀奇了。

我还建议她问一下孩子为什么喜欢抱HelloKitty睡觉?闺蜜儿子说:“因为这个HelloKitty是妈妈买给我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玩偶。

妈妈每天都要上班,不能陪我,但只有HelloKitty一直能陪我。”

所以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没有寄托目标时,孩子就会把依赖感寄托到玩具上。

当闺蜜明白这一点后,她马上释然了。原来自己一直忙于工作,给宝宝的陪伴太少了。

后来她调整自己的事业的节奏,把不必要的饭局推掉,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在这样高质量的陪伴之下,孩子也成长得越来越健康快乐。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在小时候喜欢抱着一个玩具之类的物品不撒手,这是孩子有心理需求的一个表现。

孩子对父母都是特别依赖的,当遇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利用身边熟悉的物品来代替妈妈爸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恋物情结。

只要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陪伴,及时引导与孩子多互动,就能够转移孩子对玩具的依赖性。亲子关系也能够更加和谐、美好。

反之,如果孩子过分依赖某一物品或玩具,一拿走就哭闹,不给玩就大发脾气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就要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这说明孩子对这一物品依赖产生严重的依赖性。这就需要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此来减少对玩具的依赖性。

第一,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对某一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极其依赖,这个是很正常的。父母的首先要接受这种“异常”。

第二,帮助孩子找到依赖的心理症结。是父母给的陪伴太少,造成孩子过分恐惧与孤独。还是其他原因。

如果是前者,那么父母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第三,可以利用新的玩具来转移孩子对玩具的依赖性。例如爸爸每次出差可以买一些新的玩具,来引起孩子对新玩具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多跟孩子玩玩互动游戏等。

第四,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赛跑、攀岩等让他对其他新的事物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父母要营造和谐稳定的夫妻关系,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的氛围。

当父母开始这样做,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孤独的感觉少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因为他能够感受到父母全身心的陪伴和爱。同时他慢慢地就会对玩偶的依恋也减少了。

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还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高质量的陪伴。愿每位孩子都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我是

莎米麻麻,一个喜欢写点文字的普通二胎宝妈,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分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zb/163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