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6岁的小男孩 每天骑行60-70公里,负重6公斤 大部分时间吃自己煮的饭,偶尔去餐馆 每天住帐篷,骑行过程中差点出状况 对于这样的穷游,六岁男孩的父亲表示 并不是带儿子赶路 而是磨练他的意志力和自信 你怎么看,是支持还是反对?如果真的有时间、有机会 你会带你的孩子出去户外运动吗? ”近日,一位来自四川广元的父亲将自己带6岁儿子骑行“穷游”的直播画面放到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四川“狼爸”带6岁儿子骑行“穷游”,视频截图。 20日是他们出发的第三日。这位父亲和6岁儿子一人一辆自行车,从广元出发,打算途径绵阳、成都,到重庆后再沿路返回。 热议一 锻炼意志还是“网络乞讨”? 对于这位“狼爸”的育子方式,有网友认为,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孩,避免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 但也有网友并不赞同,认为磨练意志和自信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这种方式,还是要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还有部分网友并不认同父亲直播的这种方式,认为这个过程拿来直播,有以孩子作为噱头的嫌疑,更有网友认为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乞讨”。 热议二 教育方式可商榷,但可能违反交通法 批判现在孩子太矫情也成为部分网友的观点。有网友认为,很多00后、10后被父母和隔代长辈娇惯,失去了锻炼意志的机会,这位父亲的做法恰恰用行动教育孩子,“总比窝在家里看动画片和玩游戏强多了”。 有网友表示看完视频发现小孩子很开心,也得到锻炼,安全措施相对充足,爸爸的保护也比较充分,“就是年龄太小,不符合规定”。 网友认为,遵守法律是家长必须要给孩子上的必修课之一。 早在年,我国发布的《道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在年发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提到“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四川“狼爸”带6岁儿子骑行“穷游”,视频截图。 但对此,父亲表示儿子的骑车技术木有问题,而且在大人的眼皮底下,自己会处理。 且先不论这名父亲的做法是否正确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其他几个类似事件 背6个月的宝宝玩户外 参加户外一年多以来,陈耀负重30斤,从米海拔到米,直线上升米高度。这个高度,也是他作为一名父亲的态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他的宝宝6个月大时,他就背着孩子登山,成为他的负重,孩子现在2岁4个月,已经是一名神气的户外小驴友了。 他说,我只想对生活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带着孩子开眼界,也从孩子身上看到另一个与大人相异的纯净世界。 为什么孩子6个月就玩户外? 陈耀说,我和老婆都是工薪阶层,给孩子带不了更多物质层面的东西,就希望可以丰富他的世界,给宝宝的成长留下潜移默化的美好。通过接触更多的人,学会用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 带宝宝在户外辛苦吗? 辛苦倒说不上,只不过随着她越来越大,我的负重在逐渐增加。她好像很喜欢户外,每次看到我和她妈妈收拾背包的时候,就高兴的在床上蹦蹦跳跳,还挥舞着双手。 没想过让孩子以后成为多资深的驴友,就是想着在她还不能离开我的时候,我就走到哪让她跟到哪吧。 每次户外只要强度适中,我的妻子也会跟随,减轻我的负担,同时也会减轻我把她们母女独自留在家里的愧疚,毕竟组织活动以来,还是对她们两个照顾少一点,挺感谢妻子对我的理解的。 江西上饶4岁背包客游遍大半个中国 在此之前,江西上饶也有一位小背包客,只有4岁,就已经跟随父母游遍了大半个中国。 小女孩名叫雯雯,从1岁零3个多月开始,就开始跟着父母做起了背包客。 从走走停停,到自己也能背起小书包,成为年龄最小的小背包客,在父母的陪伴下,她也做到了。 出生5天后开启背包客生活 美国也有一个年龄更小的背包客,他的“背包客”生活从出生5天后就开始了。 走到2岁,他已经跟着父母,去过40个州,攀爬过美国最壮丽的山脉,去过位于海平面米以上的千岛湖。 他目前去过的地方,或许比你想象到的还要多。 潜移默化的影响,受益终身 有些经历,也许因为他们年纪小,今后不会记得,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 这样的人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是遥不可及的。 但在质疑,甚至抨击他人对孩子教育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呢? 现如今,许多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几乎是在一家子的各种关爱子下长大。外面危险那么多,为什么要出去,孩子累着了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还是好好在家待着最安全。 只能说,什么样的家庭,成就什么样的孩子。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他们那么极致,带着孩子满世界走。但总能不让他从小只有动画片、游戏机,可以偶尔去看看家外面的大自然之精彩吧。 小孩子可以玩户外吗? 有人带着孩子玩户外,很多领队都有些担心,其实大家尽管放心,所有的孩子都是强驴; 1、是说他们体力绝对没问题,即使累的话,他们的体能恢复速度也是惊人的,哪怕大人需要一周的调整期,他们则睡一觉第二天就几乎恢复如初了; 2、是说他们在攀爬方面的能力很强,他们攀岩时的灵巧性是大人们所望尘莫及的,大多数孩子能很快就学会爬树,而大人则很难。 孩子玩户外有什么好处? 1、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机会太少太少了。户外可以让成长期的孩子们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吸收阳光,对身体有好处,也能骨骼粗壮、身形健壮。 一个人的骨质基本上是在其发育期形成的,爬山可以让他们骨骼致密,避免将来骨质疏松。重要的是青少年时期为骨质发育打好基础,成年后再努力避免钙流失。所以爬山是很好的方式。 2、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对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有毅力的孩子,不管最终成功与否都会把事情做到底。而一个缺乏毅力的孩子,则往往会半途而废。孩子爬山会很高兴,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凡事只要坚持、有毅力都会成功的道理。 3、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好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绿树、青草、山水、陌生人、动物这一切新奇事物,对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来说充满挑战。让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描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感受历史好机会。 4、提高孩子自理能力。不少爸妈习惯为孩子打点一切,理由是他们太小。其实在做出游准备时,不妨让孩子参与工作。 可以提高孩子的出行兴趣,还能让孩子了解外出旅游应该带哪些必备用品。 还可以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几次旅行之后,孩子有了经验,会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带什么,等于多了一个记忆库,百利而无一害,何乐不为? 从长远影响讲,将来入学以后,宝宝就会自觉整理书包,不会丢三落四。 孩子在户外要特别强调什么? 1、别让孩子们跑 别跑,这一点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难做到,他们总喜欢像小驴子一样欢跑,如果他们真能做到有节奏地走,那你几乎可以带他们走任何地方了。但这点很重要,所以带孩子的大人一定要不断叮嘱小驴们别跑。 2、别让孩子们跳 别跳,但他们总会不自觉地欢跳。尽管跳对小驴们的伤害不像大人那样可怕,但这是户外的要求,你既然参加的是户外,就要养成习惯,别跳!记住,这是规矩。 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1、远离草丛 道路旁通常会有一些草丛,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草丛,因为草丛处处存在危险。一方面草丛里面可能不平,甚至可能有碎石,容易滑倒;另一方面,草丛里可能会暗藏蛇或毒虫。 2、别走小路 有的人出行不喜欢宽敞的大陆,认为走小路更刺激。但如果是带孩子一起户外,最好不要走小路。因为未经开发的小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而且孩子的生理条件和体力也不适合走小路。 再就是尽量选危险性较低的活动,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宝宝,就像那些做妈妈的常说的那样,孩子是我们的命根子,伤不起。 3、别让孩子单独行动 孩子活泼好动,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单独行动,最好让孩子走在自己的前面,如果是路面险峻或湿滑,最好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以免发生意外。 4、教孩子要环保 每一位大人,都应该让小驴们养成一种道义感和社会使命感,把环保、协作、安全、规范等等那些好的东西传给他们。眼前的大自然,将来是他们的,这些小驴是未来中国户外运动的种子,你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带孩子去户外是攀比吗? 首先,反对为了攀比而去户外。户外不是集邮,次数的多少不是用来衡量家庭的财富。 如果大人在有孩子之前就是户外爱好者,那么带孩子去户外,仅仅是不被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 如果大人从内心深处就对户外没兴趣,那也不要带孩子去户外,因为你内心的煎熬和折磨,会使这一次旅途成为灾难。 去户外得有钱,不富裕的人儿玩不起? 户外不意味着铺张浪费。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经济宽裕的可以走远一点,住好一点。拮据一些的家庭,哪怕能够在周末带着孩子去远足,也是一次很棒的亲子体验。 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工薪阶层,并不算富裕,所以在旅途中省钱的方式有一万种。但世界这么大,有没有带孩子去看看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这么小,根本记不住? 首先,记忆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孩子去过的各个地方,看到风景都会让她兴奋,以后和孩子聊天,都会在不经意间跟他们一起回忆那些美好。 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长大以后已经不记得这些美好,但是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快乐却是真实的。至于那些回忆,都会留给大人。 做父母拼的不仅是育儿知识 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成长教育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 不应该只是充实的物质资源使用权 还应是不一般的见识和经历 跟着大人一起去户外确实辛苦 但有爸妈在身后照顾、支持和陪伴 何尝不是难得的成长经历呢 更是有效的言传身教方式 既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磨砺他的意志 还可以丰富他的成长视野 这难道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吗?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超级俱乐部整合分布 -END- 线路活动、摄影交流,可加版主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jsyl/8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