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影片,才发现攀岩这么危险

发布时间:2020-8-28 4:08:06   点击数:

当一个事物被大众象征化后,它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就变窄了,更多人转而注重其内在的精神上的东西。攀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谈到极限运动之一的攀岩时,很多人就认为它是往上爬嘛,在山里爬嘛,“挺刺激的,也很危险”。这份“刺激”和“危险”在某些思维下成了“勇敢”“挑战自我”的代名词,于是在部分电影电视中出现了攀岩的镜头,他们极尽可能地表现出攀岩的危急、惊险和不近人情——攀岩风险太高。

攀岩有风险,但大多是可控的风险。不然攀岩是怎么成为年东京奥运会项目的?

年东京奥运会攀岩项目海报

OlympicChannel

秉持着替观众们消除误区的正义感,我昏天暗地连看了几部出现攀岩元素的主流影片后,唔,激发了我无尽的吐槽欲望。

槽点一:保护点极易脱落

宏伟壮观的悬崖峭壁,镜头突然拉近,两三个人穿着安全带系着攀岩绳正在奋力向上攀登,偶尔还会交流几句。就在这激烈而又祥和的氛围下,危险突然来临——咔嚓一声,原本敲进岩壁里的钉子猛地被拔出来,人开始疯狂下坠,直至落地,钉毁人亡。

这一幕发生在年上映由杨幂主演的国产科幻片《逆时营救》里(豆瓣评分4.7,能坚持看完我也不容易)。片中,她和儿子豆豆体验攀岩,豆豆因保护钉脱落坠地,而杨幂随后因担心放开双手后怎么掉下去的我怎么也没想明白,绳子感受到母爱的召唤自动解开了不成?

讲真,作为一个冲坠过几百次的人,我都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情况,真心折服于编剧的想象力。另外在岩壁上打电话的情况也并不常见:)

正解:

剧中的保护钉是我们在户外运动攀中常见的“螺杆+挂片”组成,是由开线者利用电钻钻进去的:先打孔,吹掉里面的灰尘,再把螺杆敲进去,让螺杆膨胀在岩壁内部,再把挂片拧紧在螺杆头部,作为攀岩过程中的保护点。

常见的膨胀螺杆和挂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jsyl/104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