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选读包姗姗人生因攀岩而精彩

发布时间:2021-4-5 16:05:38   点击数:

年攀岩入奥,为这项运动的发展注入新活力。5年来,通过组建国家攀岩队复合型教练团队、跨界跨项选材、先后成立11支攀岩国训队、推出中国攀岩联赛等卓有成效的举措,中国竞技攀岩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尤其是速度攀岩,已经再度崛起。少年强则国强,年青一代是中国攀岩走向世界的希望,本期专题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刻画出一幅幅攀岩新生代群像。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年12月刊

文/包姗姗

图/包姗姗提供

包姗姗

15岁攀岩运动员

山东攀岩国训队队员,练习攀岩时间5年。获得年亚洲少年攀岩锦标赛速度第八名;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俱乐部组全能第二名、速度第一名、速度接力第一名;年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速度第二名。

攀岩就像有魔力一样,深深吸引着我——完成一条磕了好久的攀石线路的喜悦感;成功登顶一条难度线路的成就感;打破速度纪录的兴奋感......都让我深爱着这项运动,我的人生也因为攀岩而越发精彩。

从钢琴到攀岩

我与攀岩初结缘,是在年12月,听闻田沛阳在亚青赛上夺得冠军的消息,才寻得宁夏磨石攀岩俱乐部,开始长期的攀岩训练。

起初,妈妈带我去的时候,我还十分不乐意,想赶快逃离这个充满噪音的体育馆和这片磨掉漆的墙面。

但在那里观摩了一天后,我渐渐改变了想法,那里有好多跟我同龄的小朋友,他们都好厉害,可以爬得那么高,那么快。我开始迫切地想融入他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我从小学开始弹钢琴,但到初中后,渐渐变得忙碌起来,迫不得已停掉了学了7年的钢琴。这些年的练琴经历对攀岩也有不小的帮助,弹琴可以开发左右脑,使人变得聪明,它令我在攀爬的时候思路清晰。

我也曾尝试学习过中国舞和芭蕾,跳舞锻炼了我的协调性,还提高了我的柔韧性。这对攀岩也是有帮助的,让我不至于在做某些动作时上不去脚,迈不开腿,还锻炼了我的平衡性,可以让我爬平衡线的时候更从容。

我还练过几年游泳,游泳成绩还算说得过去。游泳是锻炼心肺功能的好方法,合理的游泳训练还可以帮助长个。说不定我的个子就是从那时候长起来的呢。

这几年在游泳赛场的摸爬滚打,让我拥有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攀岩比赛的时候,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做最好的自己。

坚持自己的选择

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们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爬10趟左右7米高的板。当我爬到顶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可以完成那么多趟之后。但下课前的波比跳,绝对是我当年的噩梦,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感觉小时候的自己在攀岩时总有使不完的劲,爬速度的时候可以一直爬也不会累,爬耐力的时候,胳膊永远不会涨,在岩壁上上下下可以一直爬,连下课后的加练,还是那么有劲。

当时我一放学就去岩馆,周末两天也泡在那里,在岩馆写作业、吃饭、休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乐此不疲。我比同伴们晚练习攀岩三四年,但我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追赶上了他们的进度,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我一周超过10个小时的训练吧。

刚接触攀岩时,就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在“玩”攀岩一年后,我参加了第一场大型的比赛——在江苏苏州刘常忠攀岩馆举行的年全国青少年攀岩锦标赛。

△包姗姗(左)在速度赛中

那是我第一次去外地参加比赛。面对比我们那里大了不知多少的岩壁,说没有恐惧那是假的。那次比赛,我在攀石赛的发挥还算正常,得了第七名。难度赛意料之中地没有进决赛。当时我的手指受伤了,在爬完之后我就知道自己没戏了,抱着妈妈大哭了一场。

在比速度赛的时候,预赛是第七名,决赛的时候遇上了排名第二的荣岩团的叶子仪,当时的荣岩团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队伍,里面的人个个都是“大神”。

看到自己决赛的时候要跟叶子仪一起比,我紧张到不行。我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我可以的,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行,比预赛的时候快就是进步。最终,我在决赛时还是得了第七名。

现在成为职业攀岩运动员后,便不会如当时一样轻松自在,每天都累到想倒头就睡,也有了更大的压力。环境变了,身边的人也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对攀岩的初心。

虽然中途也曾有过动摇,想过放弃,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我知道如果放弃了,以后一定会后悔。攀岩陪伴我度过了五年的风风雨雨,已然融入了我的生活,离开它后我又能做什么呢?

△攀石比赛中的包姗姗

还记得练攀岩之初,我拧个瓶盖都费劲,但练攀岩几个月之后,我已然成为一个可以一手拎一个菜篮子的“女汉子”。以前,训练时有点小磕小碰,我都要嚷嚷半天,现在爬速度磕得腿上鲜血直流,旧伤未好再添新伤,拉引体磨起一手水泡,我都不带吭一声的,默默忍受。

我心里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便要享受它带来的一切,包括痛苦。

跨界跨项选拔历程

年年底,我参加了跨界跨项的选拔,这次选拔让我对攀岩的认知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次选拔持续了3个月,过程非常丰富多彩——有一起挥洒汗水的苦乐、有破纪录时的喜悦、有累到不行的狼狈、也有一起过生日时的欢笑。

那是我第一次在队里过生日,也是第一次被糊得满脸奶油,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和教练开始用彼此的照片做表情包,为训练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当时的训练很苦,热身的时候跑坡就要跑两三个来回,我的体能并不好,每次结束热身我的衣服都是湿透的。有一次练体能的时候,教练让我们蛙跳上山,我还没跳多少就不行了,教练就在后面像“赶鸭子”一样赶着我跳。还好第二天是休息日,可以让酸疼的双腿得到缓解。

但隔天的随机速度测试,又是一个难忘的挑战。两人一组爬速度耐力时,我们刚跑完二十几趟台阶,腿都在发颤,我们组算是最顺利的,两趟就结束了战斗,其他组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爬十趟八趟的都有。

攀岩路上的温暖支持

在我的追梦路上,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恩师的指导和队友的陪伴,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

我出生在一个不到一万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宁夏银川。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富裕,所幸我的父母很开明,他们愿意尽自己所能支持我的攀岩梦想,做我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年6月,我来到北京训练,备战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在那段时间里,要感谢我的母校银川市十五中,我在外训练这么久,缺席了很多大考小考,但学校始终义无反顾地支持我,老师会帮我补落下的课,还会时不时地提点我。

也要感谢文昌教练,他帮助我在速度攀岩实现质的提升,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把我的速度攀岩成绩从刚去时的13秒提升到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时的个人最好成绩——9秒。

还要感谢保有教练,在跟他训练的这段时间,他不仅教会我该如何攀岩,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在他的指导下练习攀石,是那段时间里的快乐源泉。

我的进步同样离不开队友们的帮助,我们相互保护,相互监督,相互照应,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如今,我在山东宋江武校攀岩国训队训练,这里的人都很优秀,他们的刻苦认真时刻鞭策着我。他们会在训练速度耐力时再累也不放弃,依旧选择坚持,并做到最好;也会在伤病发作时,尽自己所能,完成好一天的训练;还会在队友因失误而难过时,送上最温暖的鼓励与安慰。他们会一起哭着坚持,笑着成长,相互陪伴着熬过一个个春秋冬夏。

虽然现在我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但我在努力追赶,我在试着靠近他们,融入他们,努力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这一路攀上过高峰,也经历过低谷,寻得良师,也有益友相伴。一个更好的我正在由攀岩而铸造,也正因为攀岩,我的生活才越发丰富精彩。

《山野》杂志

年征订信息

《山野》30岁啦!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为了答谢读者们对《山野》的厚爱,从即日起,订阅年全年《山野》杂志,赠送山野30周年纪念品一份。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以下两种方式均可订购~

订阅-

客服

(赠品会随年1月刊杂志寄出。赠送活动截止日期为年12月31日,以汇款时间为准)

-《山野》杂志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投稿邮箱:

shiweijing

qq.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zb/116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