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健康报社」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期,中国第一位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夏伯渝与本报分享了他的故事。 电影《无尽攀登》剧照 聚焦夏伯渝登山生涯的纪录电影《无尽攀登》就要与观众见面了。能够以电影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夏伯渝说他“很幸运,也很幸福”。 夏伯渝出生于年,是共和国同龄人。这些年来,他攀登过众多山峰,也曾数次穿越戈壁。在年成功登顶珠峰后,他为自己设立了更多的目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探险南极和北极;走遍国内的“百城千山”,带动更多的人投身运动等等。今年72岁的夏伯渝仍在坚持每天锻炼,他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有很多想去做的事,还有很多梦想等着我去实现。” 疾病、年龄的增长、多变的天气和环境等不利条件都没能阻止这位登山家的脚步。年过古稀,他的眼里仍有一团火;目光灼灼,满是不服输的拼劲。几十年里,夏伯渝一直在挑战自我,但他也说,更重要的是“跨过心中的那座山”。 漫漫攀登路 年,夏伯渝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当攀登至米时,全队遭遇了暴风雪,不得不选择下撤。在下撤途中,他把睡袋让给了一位队友,导致自己发生了严重冻伤,双小腿被截肢。这对一名年仅26岁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那是我人生最迷茫、最低谷的时刻,想到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该怎样去生活。” 后来,德国一名假肢专家的话给了夏伯渝希望。在检查伤势后,夏伯渝被告知,安装假肢可以帮助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还能继续登山——这个消息令他重新振作起来。 安上假肢后,夏伯渝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日常训练,受伤、愈合、再受伤、再愈合……他就这样与身体的“新部分”磨合着。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夏伯渝重新站了起来。他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假肢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变高了”。 可以说,夏伯渝亲历了国内假肢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木板、几根铁条、一块皮子,到后来的碳纤维、钛合金、硅胶套等等,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假肢也越来越人性化。现在人们装上假肢后,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适应假肢了”。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并且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来说,夏伯渝都“没有倒下”。年,由于经年累月的高强度运动,加上那时的假肢技术还不完善,夏伯渝腿上的伤口经常被磨得血流不止,最终导致病变,不得不再次进行截肢手术。后来,他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而且已是中晚期,生命似乎进入了“倒计时”。 “其实我并不怕死。我只是觉得,攀登珠峰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梦想拼搏一天。”夏伯渝说。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没有陷入消沉,而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锻炼。幸运的是,癌症得到了控制,没有复发。 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夏伯渝更加珍惜生命,让他意识到“要用宝贵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登山中的夏伯渝 艰难抉择时 年,59岁的夏伯渝重返珠峰北坡大本营,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加油助威。时隔33年,当他再次仰望这座巍峨的高山时,渴望登顶的念头愈发强烈。 年,投入攀登珠峰准备的夏伯渝参加了世界残疾人攀岩锦标赛,并夺得难度赛和速度赛两项冠军。这一年,他62岁。 年,夏伯渝攀登了位于新疆的慕士塔格峰,这也是挑战珠峰前的一次实战训练。 年-年,夏伯渝两次对珠峰发起挑战,但因雪崩、地震等原因,均未能成功登顶。年,67岁的他第四次攀登珠峰。这一次,成功近在咫尺。然而,当距离顶峰仅剩94米时,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断了队伍的进程。这是夏伯渝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我当时想,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攀登珠峰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会不顾一切地冲向顶峰,但队伍里的高山向导还那么年轻,他们只有二十几岁。遇上这么大的暴风雪,发生冻伤和其他危险的几率都会成倍增加。”尽管会留下遗憾,夏伯渝还是决定下撤。“山永远都在那里,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年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他是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在每一次登山前,夏伯渝都会做“两手准备”——一种是最终成功,一种是失败甚至“回不来”的可能。“其实在登上珠峰前也想过,一旦登顶成功,自己肯定会很激动,到时候应该摆什么造型拍照留念。但真正登顶后,这种想法已经很淡了。一是体能基本耗尽,二是缺氧,坐在那里就不想站起来了。” 回首四十多年来的攀登之路,夏伯渝说,不是他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纳了他。登顶后的场景令他终生难忘:“白云上面,突出了一个一个的小山头,被阳光一照,发出了金黄色,很漂亮。” 走好每一步 一次次发起挑战,一次次战胜困难,无尽攀登是夏伯渝人生的写照。他曾说:“不管什么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参与,亲自去尝试。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亮点,还有很多的能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距离夏伯渝登顶珠峰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但生活从未趋于平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都会以郑重的态度,对待那些将要翻越的高山。“每一座山峰都有它的难度和危险性,攀登任何山峰都不能大意,要走好每一步。” 从外表看,夏伯渝一点都不像年过古稀的老人。为了实现攀登七大洲最高峰,探险南北极,走遍国内“百城千山”等目标,他积极保持体能,认真规划着每一天的生活。 早上天还没亮,夏伯渝已经开始负重10公斤深蹲,然后是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项目,全套力量训练在2小时左右。之后,夏伯渝还会骑车前往香山,和一众“山友”凑凑热闹。“这个运动计划是我在很早以前给自己定下的,随着年龄增长,这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不过,运动量一旦减下来,想加上去就很难了。” 专业运动员的经历不仅为夏伯渝留下了一个“好底子”,更让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更适合自己。在运动之余,夏伯渝也会抓住机会休息。“不会休息的运动员,不是一个好运动员。我们的肌肉不能总处于紧张的状态,需要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除了登山,夏伯渝也在积极尝试徒步、攀岩、赛艇、潜水等项目。他说:“每一项运动我都喜欢,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登山需要良好的适应能力,走戈壁主要看体能,看你能不能坚持下去。这都在考验一个人。”他补充道:“年龄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我想要战胜它。” 年4月,夏伯渝徒步88公里,完成了林芝穿越挑战 假肢陪伴了夏伯渝的大半生,但假肢并没有限制他的脚步。还有很多梦想,等着他去实现。演员吴京在谈到电影《无尽攀登》时说:“他是真正的英雄,他让我看到了人可以有无限的希望、无尽的可能。人生要经历一座座山峰,每一个人都是攀登者。” 无尽的攀登,向上的人生。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fz/165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