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19岁辍学,23岁成名,他在悬

发布时间:2025/3/12 11:07:42   点击数:

比恐怖片还吓人的纪录片,你看过吗?

书单君去年看了,观影全程就四个字:提心吊胆

观影前片方还贴心地发了纸巾,我以为是擦泪用的,后来发现主要是擦汗的。

这部让书单君肾上腺素狂飙的电影,就是之前在院线热映的《徒手攀岩》,去年刚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啥叫徒手攀岩?就是无保护攀岩,不用绳索,没有搭档。只有一个人,一双攀岩鞋,一袋防滑镁粉。

一步踏错,粉身碎骨。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主人公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Honnold)准备和攀爬酋长岩的全过程。

酋长岩被称为“全球最难攀爬的路线”,高九百多米,这个高度很难想象,因为我们平时看到30层的办公楼也就米左右。

更恐怖的是,酋长岩的岩面几乎垂直于地面,很多地方都是光秃秃的,攀登者能借助的,只有半个指头大小的地方。在几百米的高空,仅靠这么小的凸起和鞋子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维持攀登,这个画面想想就吓人。

在有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一部分顶尖攀岩者可以在4天左右登顶。而Alex用了多久呢?

3小时56分!

这个成就,被称为“无保护攀登届的成功登月”。他是如何完成这个近乎不可能的挑战的?挑战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纪录片以及Alex的自传《孤身绝壁》里。

这本书里记录了Alex之前最夺人眼球的7次伟大攀登,正是通过这些历练,让他最终征服了“攀岩界的宇宙中心”酋长岩。

而与他的成就同样不凡的,还有他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态度。

群山在召唤,我必前往之

作为十大极限运动之首,徒手攀岩的死亡率在50%左右。一阵风、一块落石,甚至一只突然出现的虫子,都有可能导致攀爬者失去平衡,从几百米的高处跌落身亡。

既然风险如此之大,Alex为什么还要选择这种攀岩方式呢?

《孤身绝壁》中的解释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真相是当我开始在室外攀岩时,我太害羞了,不敢询问陌生人是否愿意给我打保护。”内向到有些社恐的Alex,只能选择徒手攀岩。

而徒手攀岩的过程,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孤独与危险。

比如,在《孤身绝壁》中,Alex记录了他徒手攀登半穹顶西北壁时的一次生死时刻。

当时,他必须经过一个面积很小的右脚摩擦点,然后,他就停滞不前了:

面前有一个铁锁,只要拉一下,就可以上去,但这样就是作弊;如果不拉,就很有可能从多米的高空掉下摔死,Alex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

此时距离岩顶已经很近了,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从山顶边缘传来,但他们对Alex的状况一无所知,Alex身处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困境——他已经攀爬了将近三个小时,小腿慢慢变得酸胀,真正的恐惧开始向他袭来。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Alex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用一只手抓住岩点发力,另一只手伸直搭在锁链底部,如果脚滑,就勾住铁锁。

最后,他终于从这个站了五分钟的牢笼里解脱出来,并且没有抓住铁锁作弊,在登上顶峰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其实还是希望,能有人注意到他刚刚完成的壮举。

但是并没有人说什么,大家以为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徒步者,毕竟人们很难想象,他是从悬崖那边爬上来的。直到他脱下鞋子往下走的时候,才终于有一个哥们发现了他——“你竟然赤脚徒步,简直太强悍了!”

他确实很强悍,这个内向的大男孩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多次震惊攀岩圈。

年,在愚人节当天,23岁的Alex徒手攀登了米高的月华拱壁,一战成名。

年,Alex完成了优美胜地的三连攀(有保护攀登),用不到19个小时连续攀爬了三座总长多米的岩壁;

年,他又徒手攀登了加拿大的SquamishUniversityWall和墨西哥多米的“光明之路”,并在当年获得了金冰镐奖,这个奖的含金量,大概相当于竞技体育届的奥运会金牌+世锦赛金牌。

可以说,Alex改写了攀岩这项运动的极限。

《美国国家地理》、《纽约时报》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他的事迹,他成为了攀岩圈的传奇人物。

然而对于Alex来说,他徒手攀岩的高光时刻,还是他向往了十年之久的“宇宙中心”——酋长岩。

征服酋长岩

Alex说:“不做准备,只凭热血,那不是极限挑战,是自杀。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攀岩者,而不是一个幸运的攀岩者。”

为了登上酋长岩,他准备了快两年,练习攀登了50多次。所以,Alex不是不怕摔死,他是享受攀岩,面对可能的危险,做充分的准备。

当然,即使是系着安全绳进行的准备工作,在我们看来,也还是太恐怖了。

旁观者尚且如此,身处其中的Alex又该如何面对呢?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Alex做过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显示,他的杏仁体异于常人,也就是说,他的恐怖阈值比较高,但这并不是说他不会感到恐惧,他只是选择了和恐惧正面刚。

Alex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动作,来拓展自己的舒适区,一遍又一遍地经历恐惧,直到不再恐惧。

为了有针对性地练习,他把攀登路线分成33个绳端,分段进行训练和总结。

比如难度较大的大光板,他系着绳子练习了90多次。这个路段非常光滑,最小的边沿只有几毫米。

在距离地面多米的巨砾坡难点,Alex需要在垂直岩壁上横向移动,手指能抓住的地方非常小,在最难的地方,他是用空手道侧踢通过的。

还有身体总有一部分被夹在山缝里的怪兽大裂缝,两块岩壁呈90度垂直的耐力角等等。

在这些难度较大的路段,Alex已经反复练习。可以说,线路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熟悉每一个手点的位置,每一个脚点踩上去的感觉。

就像《孤身绝壁》书中说的那样:“徒手攀岩最主要的就是做准备。实际上,在攀岩前的日子里,我已经完成了需要做的功课。当我一旦开始攀爬,所要做的仅仅是执行而已。”

年6月13日凌晨,Alex正式徒手攀登酋长岩。和训练时一样,他穿好攀岩鞋,绑好镁粉,开始了攀登。

他的状态很好,甚至一度加快了速度,倒是拍摄的摄影师心理压力很大,一度不敢看取景器。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当Alex爬到一个小平台上时,遇到了在那里睡觉的攀岩者,那个攀岩者大概是刚醒,身上还穿着一套粉色的独角兽睡衣。

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看到Alex时内心的冲击——这个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难道会飞吗?我的天,他不会是徒手爬上来的吧?!

Alex跟他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对方十分震惊.jpg的反应下继续攀爬了。

他穿过了大光板,爬过了大裂缝,在3小时56分后,他终于成功登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无保护徒手攀登酋长岩的人。

你们猜在完成如此大的挑战后,Alex下午是如何庆祝的?

答案是:继续锻炼。

自律的人,真可怕。

开车上路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一杯白开水,平淡而安稳。但对于Alex,攀岩就是他的常态,他的生活,是一杯不断冒泡儿的汽水。

而这杯汽水的底色,是坦诚。无论对待别人,还是自己。

因为徒手攀岩的危险性,女友希望他能放弃,但Alex觉得这不是问题。

“如果我有要活得久的义务,显然我得放弃徒手攀岩。但我觉得,我没有这个义务。”

“我可以不再做(徒手攀岩)这些事,但这会让我对你生出憎恨,因为我此生最热爱的事情被碾碎了。”

这个回答听上去非常残酷且不近人情,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就是事实。没有人非你不可,除了你自己。

有些人可能会提到家人,但对Alex而言,家人反而是他走上这条路的动力。

从10岁开始,父亲就经常带Alex去各地攀岩,除了学习,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岩馆,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19岁的时候,Alex的父亲突发心脏病猝死,这让他深刻认识到“活在当下”的意义——把仅有的一次生命活到极致。

和母亲商讨后,他选择了从伯克利退学,用父亲的保险金投资来保障基本生活,然后买了个二手房车,开始了到处攀岩的生活。

母亲虽然也会担心,但是她明白攀岩之于儿子的意义,“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在徒手攀岩的时候,他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Alex还有非常呆萌的一面,比如谈到自己的女友桑桑时,他是这么说的:“有个女朋友确实很好,她很生动,把整个房车都点亮了,而且还很娇小,不占地方。”

我看到这里直接笑出声来,“不占地方”这个描述听起来更像是在说一个冰箱。

不过当时他们相处不久,从今年最新的采访来看,两个人已经恋爱三年多,感情很稳定,现在的桑桑对他而言,应该还是“挺占地方的”。

就是这样一个平时看起来有些呆头呆脑的家伙,一旦爬上岩壁,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变成一个沉着优雅、思考精确的牛人。

导演在获奖时说,这部片子献给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

在Alex之前,“徒手攀登酋长岩”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Alex做到了,他让我们看到了在专业锻炼的前提下,人类专注力、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而对于Alex个人来说,攀岩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荣誉。

因为攀岩成名,Alex要面对媒体,和更多的人交流,也因此更加开朗和自信。他像克服攀岩的恐惧一样,克服了社交的恐惧。

也同样因为到各地攀岩,Alex发现地球上竟然还有十亿人不能使用电力,他开始反思自己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于是成立了基金会,把自己三分之一的收入投入公益,帮助世界上最弱势的人民改善生活条件。

因为攀岩,Alex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徒手攀岩也许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在这个过程中,Alex迸发出的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就是最大的意义。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这种极限运动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毕竟一不小心就丧命了。但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把生命比作一辆崭新的汽车,那么珍惜这辆车最好的方式,不是把它停在车库,而是开车上路

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提高车技上,而不是放在给这辆车选防尘罩上。

坦白讲,Alex的生活离我们很远,我们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会把“徒手攀岩”放到自己的愿望清单上。

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座“酋长岩”,有时候它是客观存在的,有时候它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惧,成功登顶这座大山,是我们一生都要研究的课题。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开车上路,早日登上心中的“酋长岩”。

作者

燕妮编辑

黑羊

图源

纪录片《徒手攀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cs/164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