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www.xxzywj.com/ 有些事情,如果不去细想,永远不知道它有多么令人震撼。 以及多么令人畏惧。 比如徒手攀岩。 我刚开始看某个电影博主聊这个电影的时候,刷的一下就翻过去了。当时脑子里浮现的画面,依稀仿佛是奋力攀爬一个类似北京景山那么高的小土坡...... 搜到这张照片,直接吓傻了: 离地数百米,身下是悬崖。 保护措施?不存在的。如字面意思,真的是徒。手。哦。 来一段维基百科上关于徒手攀岩的介绍吧: 徒手攀岩(FreeSoloClimbing或FreeSoloing),是一种没有使用任何绳索、保护袋或者其它保护设备,完全靠整个身体完成的单人徒手攀岩。这种攀岩通常攀爬的高度超过安全限定,一旦跌落非死即残。 十大极限运动之首,死亡率接近50%。 除了没有保护措施,徒手攀爬最大的危险在于:一旦开始攀爬,要么成功登顶,要么惨死崖下。 没有困了饿了精疲力竭了原路返回这个选项,上路了就回不了头。 上面那张照片里身着红衣向上攀爬的人,就是纪录片《徒手攀岩》(FreeSolo)的主人公AlexHonnold: 年生人,小时候接触室内攀岩之后就爱上了这项酷酷的运动: 考上过名校UCBerkeley,之后退学从事职业攀岩: Alex在攀岩圈里活得像一个隐士,他弄了一辆房车,平时吃住都在车里。吃的东西也都非常简单,吃素,罐头辣椒、鸡蛋和一两种蔬菜,就是日常一餐。 他心中的圣地是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内的酋长岩(ElCaptain),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完成的攀岩之一。 在米的征途中,有数个难以攻克的路段。比如第六段极限平板岩(FreeblastSlab): 极窄的边缘只有零星的突起,必须每一步都恰好的踩中岩石上富有凹凸纹理的地方,一旦脚滑,双手力量支撑不了身体平衡; 向上爬了七百多米之后,精疲力竭的身体会到达第二十三段特龙角段(TeflonCorner): 在这里攀爬,如同在一块90度的光滑玻璃上行走: 总而言之,徒手攀爬酋长岩就像一场集合了耐力、技巧以及一点点运气的表演。 无论迈出去多少步,都必须和第一步一样的完美。 不完美意味着被悬崖吞噬。 完美则是人类突破身体及心理极限之后奉献的伟大演出。 《徒手攀岩》拍的就是为这次演出准备的全过程。结局我们已经都知道了,年6月3日,Alex无辅助徒手攻克了酋长岩,历时3小时56分钟。 对于攀岩来说,Alex有着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这种优异的条件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素质: 医院做过脑部检查,他大脑中的杏仁核活跃程度很低,普通人怕的要死的东西,他会非常无感。 这对于徒手攀岩来说太重要了,强大的精神控制力才能让选手在身处险境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平凡的乐趣也无法满足Alex。他和其它攀岩圈的朋友聚会,正好赶上万圣节,他脱口而出: “我喜欢玩,但是我不喜欢被别人指挥说你应该去玩。” 我听到上一个这么说的人是币圈大神李笑来,同样也是一个需要在高强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人。 普通人在节日里当快乐肥宅就很开心了。 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很好嘛,别人想发愤图强还要先接受命运的鞭打,他们自己就把活干了。 你现在看到的已经是大神Alex了,全球做自传签售和电影宣传、去奥斯卡走红毯的Alex。 倒退到十几年之前,如果一个小男生跑到你面前说: “我在UCBerkeley上学觉得很无聊,除了爬宿舍楼让我开心,其它的事情我都觉得没劲。” 你会不会告诉他:你就是没事闲的。 “没事闲的”这句话似乎能救命: 你有困惑就是没事闲的,多挣点钱就不想这些了; 你感觉自己孤独就是没事闲的,找个人恋个爱结个婚就好了; 结婚了还是不开心啊,还是太闲了,生个孩子够你忙十几年了 …… 很多人的痛苦是不能靠转移注意力治愈的,天赋对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每舔舐一口刀口上的蜜,就会被利刃刺伤最幼嫩的舌头。 我很喜欢的一位博主,写的文字简直是我见过的最有风趣的了,人长得好看,家境富裕自己也能赚,配偶对她极其娇宠,身边还有很多爱她的朋友,简直是天之骄女。 了解的多了,发现她有非常严重的情绪问题,很多我非常喜欢的文章,都是她为了抑制突如其来的躁郁,一边喝酒一边写出来的。 她说她这辈子的功课就是控制情绪,如果每天都能安定平和,她愿意用所有去换。 导演金国威在片中说过: “挑战极限,最终会止于极限。”很有深意的一句话。 命运的一切馈赠,都暗中赋予了价格。 如果Alex没有走上攀岩之路,他也许就会是个瘾君子,靠尼古丁填满杏仁核对刺激的需求度。 走上攀岩之路,他会因为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封神,只要尝试的次数够多,生命终有一日会因攀岩而终止。 不去做是浑浑噩噩的一辈子,做了也许有一天会死。怎么办? 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命运指引给他的路。 所以很多人把它的主题看成是人征服了自然,但我认为,Alex最伟大的地方,恰恰是他表现出的对命运的臣服。 反复看了三遍,就是想知道被分配了超高难度人生剧本、每天都在面对死亡的人,靠什么活到了现在。 在徒手攀岩这样高风险的事情上,他做到了尽可能的平摊风险。 很多人以为无保护攀岩就是不系绳子放飞自我乱爬,敢这么干的人基本都死了。 尤其是酋长岩这样高难度的区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系统的规划。 先探路,把这块硬骨头拆分成n个部分,清理碎石。勘察好哪里平顺,哪里危险。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大脑。当恐惧袭来时,理性和感性总是失衡的,理智告知自己“没事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心中却禁不住的发抖。 所以Alex不认为抑制恐惧会起作用,他会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动作,分段去攻克难点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每个路段的动作要点都不一样,有的需要把身体塞进夹缝,有的需要用手反扣住岩石。 训练结束之后,把当天的训练情况和待改进事项记录在攀岩日记中,“两次肌肉过度疲劳肿胀,需增加训练。” 无数次的练习、修正和彩排,直到把每一个动作要点烂熟于心,形成精准的肌肉记忆。 一遍又一遍的经历恐惧,直到不再恐惧。Alex在最终的徒手攀爬登顶之前,经历了大大小小五十多次练习。 其次是体力的保证。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Alex在完成酋长岩的当天下午,也进行了日常的挂壁训练。 Alex近期在中国支持电影上映活动,行程结束之后也要立即回美国,开始在优胜美地的新一轮训练,开发新的路线去挑战自己。 同样重要却经常令人忽略的是,在嗅到风险的时候,及时止损。Alex在第一次徒手攀爬酋长岩的时候,因为感觉不好,爬到第六路段便中途放弃了。 现在回忆起来可能救了他的命。为了避开游客,Alex起初想要在太阳尚未升起就开始攀爬,可那时候实在是太冷太黑了,无疑给自己徒增了翻倍的难度。 一往直前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风险要在可控范围内。 除了平摊风险之外,Alex也努力将别人的建议和自己的决定进行切割。 亲朋好友劝他放弃的理由高度一致:太危险了。随便举几个徒手攀岩高手的死亡事故: 年5月28日,DerekHersey在攀爬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SentinelRock时失误跌落身亡;年7月19日,DwightBishop从美国怀俄明州大蒂顿国家公园悬崖上跌落,伤重身亡;年11月24日,JimmyRay徒手攀爬墨西哥ElPotreroChico时失足跌落,尸体第二天才被发现;年8月,BradParker攀爬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MatthesCrestTraverse时失足跌落,导致死亡 这也是他和女生进行深入交往的极大障碍。当前女友们跟他说“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很难过”,Alex会非常无情的反驳她们,“不,才不会呢,你会再找一个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听到攀登圈同仁身亡的消息,他的回应甚至有些许冷酷,“哦”了一下就继续去训练了。 他的女朋友Sanni表示非常不解:怎么能表现的这么冷淡呢? 那又为什么要不冷淡呢? 斯人已逝,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引发了情绪波动,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得不偿失了。 怀不怀念,不在言语。 Sanni和Alex的感情是电影里的一条暗线。Alex去西雅图做签售的时候遇到了Sanni,然后两个人开始约会。她和之前的ex们不同,很支持他的攀岩事业: 和Alex相处的日常也蛮甜的,她陪Alex去训练,路上遇到一棵栽倒的大树,Alex一边嘟囔着“只会为你一个人这么做哦”,一边爬上去摆了个树式瑜伽的pose。 Sanni对待感情还是很小女儿态的,就是喜欢的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对于她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 Alex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喜欢这个女孩,但是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成就。 “任何人都可以过得快乐而舒适,但如此的话,世界也不会有所进步。没有人能过着快乐舒适的生活,还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这种三观的强烈撞击在一次对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Sanni问Alex,你之前说“人固有一死,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你遇到我了,你的人生规划会有所不同吗? Alex答得巨干脆,“不会”。 空气冷到凝固之前,他又补充说“我很感激你的关心,我也很在乎,但是我现在还没有感觉到我有尽可能活下去的义务,所以也不会放弃徒手攀岩。” 好多网友都在感叹这姑娘得心多大才会找这么个男票啊?! 有人说Alex这样的天才是不需要爱人的,特别是像Sanni这样感觉很平庸的爱人。看上去也没什么贤妻良母的气质,切西瓜的姿势像砍树一样。 Alex的攀岩同仁们也对这段感情有点担忧,Alex之前的竞技状态和身体状况都非常好,跟Sanni在一起之后,一个月之内受伤两次。 然而,交往一年多以后,他们在优胜美地公园附近买房了......一个在房车里睡了n年的人,竟然买房了...... 还一起去买冰箱: 我觉得这是命运最有趣的地方,你可以做很多方面的规划,拿出%的自制力去执行。但是感情是没办法规划的。 你不知道自己某一天会在谁身上嗅到致命的吸引力。一个给心穿上厚厚盔甲的攀登高手,也可以爱上只会傻笑的甜妞。 来了能怎么办,去爱呗。也许这就是命运给他的更多一重考验,如何既维持长期关系,同时继续保持强大的情绪控制力和竞技状态。 Alex出征酋长岩之前,Sanni给他剪头发,是让我第二感慨的片段。 最感慨的当然是影片最后20分钟,Alex正式挑战酋长岩的过程。 带着几十次训练的记忆,他在峭壁间行走: 在岩石缝隙中穿行: 在屡次发生失误的抱石绳段,他稳稳的来了个空手道踢,最高难度的路段妥了。 下面的摄影团队已经捂住双眼,不忍去看,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是庆功宴还是葬礼。 即便迎来的是葬礼,Alex的一生是一场命运谱就的悲剧么? 在看《徒手攀岩》的同一天,我看了日本NHK电视台《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日元的年轻人们》。 这些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们,已经对日复一日的深圳工厂流水线工作感到厌倦。他们隔几天去打一次零工,挣了钱就去小旅店开个床位睡一觉,网吧里通宵打游戏。 没钱了就几天不吃饭,晚上困了睡大街。周而复始。 反正就是不好好去打份工。按他们的说法,多干那几天能有什么用啊,累死累活的能多挣多少钱,在深圳落不了户。 还不如这么一天天的穷开心呢。 某种程度他们和Alex一样,也在过着向死而生的日子,也深深的臣服于自己的命运,决定安心的当一条咸鱼。 他们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 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事情,即使Alex第二天可能葬身悬崖,今天该做的训练该踩的路线,还是一样都不能少。 他活着,且在努力证明自己活着。重要的是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两极的中间徘徊,想怎样过完这一生,全看自己的判断。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cs/161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