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工作室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5/9279442.html 7月22日凌晨 顺德乐从某小区内 一个7岁的女孩突然从5楼坠落 重重地摔在地面上 目前,女孩仍处于危险期 ▲受伤的女孩飞飞。/飞飞的妈妈供图 小女孩找妈妈过程中不幸从高楼坠落 据飞飞母亲郑女士介绍,她在所住的小区后门开了一家美容店,平时晚上12点才收工。小女儿飞飞(化名)晚上在店里睡觉,直到母亲关店再一起回家。 近日,姐姐高考完放暑假,7月21日晚上10点,郑女士让大女儿带飞飞回家睡觉。晚上11点,姐姐将客厅的大门反锁后便外出吃宵夜,但郑女士并不知情。 然而过了12点,眼看姐姐和妈妈还没有回家,一直没有睡着的飞飞很害怕,便推开了客厅的窗户,想去小区后门找妈妈。 郑女士称,窗户没有安装防护网,距离右侧的走廊不到1米,成年人可以一脚迈过去,但小孩做不到。”郑女士后悔道,一年前就通知了工人过来安装防护网,但对方迟迟没来。她猜测,女儿应是将半个身子探出了窗户后,手刚够得着走廊,发现爬不过去想折返时,已经来不及了。“窗户边的冰箱上有几个黑乎乎的手印,应该是一只手收回来了,另一手还撑在外头。” 22日零时20分,小区停车场的保安听到一阵哭声,发现一名小女孩正趴在地上,满脸鲜血,“我一眼就认出了她是平姐的女儿。” 接到保安电话的郑女士难以置信,“飞飞很乖,很文静,平时让她到小区的沙地上和小朋友玩,她都不爱出门,真的不敢相信她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她红着眼眶说,“小孩子出事,都是我们大人的错。” 医院后,飞飞意识很清醒,告诉妈妈自己吐了三四次。郑女士担心女儿内脏受损严重,随后又转院医院。 ▲飞飞仍处于危险期。图/佛山日报记者韦娟明 23日中午,7岁的飞飞睡得很不安稳,隔一会儿又醒了过来,“妈妈,我疼。” 该事故造成飞飞额骨双侧骨折、双肺挫伤、左侧肋骨骨折。截至昨日(7月23日),飞飞仍处于危险期。 ▲飞飞的病历。图/佛山日报记者韦娟明 ▲飞飞住院后,每天都要打吊瓶。图/佛山日报记者韦娟明 祈祷小飞飞能挺过这一劫! 类似的小孩坠楼事件 经常见诸于各地的报道 如何避免儿童坠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增加窗户的保护措施,能使儿童窗口跌落死亡事件降低50%~90%。佛山民警表示,防止儿童坠楼的有效办法,就是在飘窗、阳台等处安装防护栏。 民警也提醒,“安装防护栏时,最好留有消防应急出口,尤其对于低楼层的居民来说,要让家里人都知道具体位置及如何操作,确保在紧急状况下可以迅速打开。” “除了安装、加固防护措施之外,平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实践,比如攀岩、爬山等,提升孩子的高空安全意识。” 预防儿童坠落 这些措施要记牢! 1.不要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放置沙发、床、桌椅等能够令小孩攀爬上去的物件。 2.把所有不用的窗户锁上,损坏的窗户要及时修复。 3.如果开窗,缝隙不要超过0.1米,最好使用门窗安全锁。开窗换气时,最好选择开上边的窗户(孩子够不到)。 4.确保孩子在监护人视线范围内活动,家里有幼小的孩子应封闭阳台。 5.窗户开启后,应提醒家人不要让孩子倚靠窗户。 6.患有癫痫、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特殊疾病、易导致昏厥的成年人,抱孩子时一定要远离未封闭阳台或开着的窗户。 7.看护人不要抱着孩子在窗前或阳台处驻足,以免孩子挣脱搂抱从窗户和阳台坠落。 8.平时告诫提醒孩子勿在阳台、窗台附近或顶楼嬉戏,提高孩子自身的“窗户危险意识”。 现在正值暑假, 大人要上班, 熊孩子们在家也是让人一百个不放心! 除了预防孩子坠落高楼, 爸爸妈妈快仔细分辨, 下面这几个居家的安全隐患都避开了吗? 室内就安全?危险场所要封堵,这些地方要小心 暑期天气炎热,孩子们即使是在室内玩耍娱乐,也免不了四处“探险”,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家长务必要对建筑物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狭小墙缝进行封堵,危险场所要设立警示牌,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孩子往往缺少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在室内家长们要注意的危险区域有这些。 电梯不是游戏间,这些风险要牢记 1.尽量避免独自让孩子乘坐电梯 在所有的电梯事故中,独自让孩子乘坐电梯出事的,是最常见的。小孩子缺少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或者被困昏迷,或者不慎掉落电梯井,很少有人呼救成功。家长如果不能保证孩子时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也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独自一人搭乘电梯。 2.不能纵容孩子乘电梯时调皮捣蛋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在乘电梯时乱蹦了几下或者只是在扶梯上手脚乱动了几下,就有可能造成电梯急停或是手脚被扶梯卷入。孩子平日乘电梯的捣蛋行为就应及时制止,必要时惩罚他行走楼梯,安全面前无小事,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3.向孩子普及电梯突发故障时的自救方法 如停住不动时先按亮每一层电梯的按钮,以防止电梯突然坠落,引发伤害;之后按紧急呼救键或是拨打电梯中的电话求救。当电梯急速下落时要将背部紧靠电梯,然后膝盖弯曲,脚往外站,这样能最大限度缓冲,避免过大的冲击。 小心烧烫伤,燃气煤气别乱动! 孩子想像妈妈一样做出香气四溢的一桌菜肴,于是兴冲冲先拧开了煤气阀;有时又觉得打火机有趣,拿着一小片纸烧不停;还有的时候,只是想倒杯热水,匆匆忙忙不小心就烫了手。所有火灾事故中,有15%到20%的受害者是孩子。室内消防安全不得掉以轻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点滴教育孩子,使之明确危险物品种类有哪些。 1.时时向孩子灌输安全概念:告诫孩子不玩火,不携带火种,教育孩子不玩打火机、煤气、电源等。 2.对于未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孩子,要严禁他们使用各种火源和热源,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要把这些热源、火源做好隔离,防止孩子擅自操作。 3.家中有幼儿时在灶台前加一个防护罩是很必要的,把长锅柄转向灶台的后侧,对着墙壁,而不是对着人站立的一侧,以防儿童够着后烫伤。 4.帮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直接报警。 5.让孩子远离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等危险热源,尽量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6.如果孩子发生烫伤,一定要第一时间用凉水冲洗,医院。 电源电器那么多,使用要规范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却也大大提升了孩子的触电危险系数。夏季人体出汗多,而汗是导电的,出汗的手与干净的手电阻不一样,在同样条件下,人出汗时触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远远超过一般情况。所以,夏季使用家用电器要特别提高警惕性。 (图片来源:微言微育)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受好动、好奇等因素的驱使,很多孩子喜欢“探究”家中的各类电器,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洗衣机清洗衣服等几乎是假期生活的必需。这就需要家长不但要告诉孩子电器的使用方法,还要定期排查家用电器的不安全隐患,以确保暑期孩子在家中的安全。 1.电源插座最好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插座位置较低,则可用茶几、边柜等小家具遮挡; 2.告诉孩子电源开关在哪里,如发现电器冒烟、冒火花、有异味时,应立即关掉开关; 3.不准将手或导电物插进插座孔中; 4.不能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等; 5.当电风扇高速运转时,千万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去触摸; 6.遇雷雨天气时,最好不要使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7.告诉孩子在使用微波炉时,不能加热带壳(如鸡蛋)、带皮(如玉米)的食物。也不能将加热时间设置得过长,否则容易烧焦食物。另外,当微波炉启动后,孩子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微波辐射。 窗外电闪雷鸣,室内也要当心防雷电 (图片来源:网络) 雷雨天不仅在室外要小心,在室内也要防雷电!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 1.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 2.不要看电视、上网,应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以及音响、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 3.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4.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 5.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6.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7.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小鬼当家”时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 小时候,爸爸妈妈们都会给孩子讲狼外婆的故事,新闻里,关于给陌生人开门的后果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当爸爸妈妈不在家,还是会有很多孩子还是给陌生人开了门!从很多新闻报道可以看出,陌生人敲门试探后,骗独自在家的孩子开门,再入室盗窃或抢劫的案例并不鲜见。这类案件中,不法分子惯用的手段就是以送东西、问路、修水管、检查煤气管道为名骗开家门。 陌生人来敲门时,可能是收牛奶费、上门推销的,也有可能是不认识的亲戚、朋友,还有可能是敲错门的。遇上这些情况,独自在家的孩子该如何应对呢? 1.如果家长事先没有交代过,孩子独自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一定不能开门。如果来人是送东西的,可以请他先把东西放在门口;如果来人说是检查煤气管道的,可以告诉他家长马上就回来了,让他先在门外等一等;如果来人说是家长让来取东西的,可以与家长通电话确认一下。总之,孩子独自在家时一定不要放陌生人进门。 2.教孩子勇敢面对坏人的技巧。一些坏人发现孩子独自在家时可能会夸孩子聪明能干有礼貌,用好听的话骗孩子开门,或者用凶狠的话吓唬孩子,让孩子开门。孩子要勇敢应对,要有分辨能力,千万不要上当开门,若害怕的话可大声喊:“你快走!不走我就报警了!”如果是坏人,他就会被吓跑了。 3.家长提高防范意识。想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巧,家长先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平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警觉性。既要防范作恶多端的坏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现的“好心人”,教孩子识别陷阱和圈套。同时也要教孩子运用聪明才智与坏人周旋,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件。 教育君在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家长们,保证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从父母做起,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否则懂得再多安全法则的孩子也逃脱不了成年人的套路。 暑假安全无小事 家长再忙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孩子一旦出事 你现在所有的忙碌都是徒劳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综合佛山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编辑:雷彬实习生:柳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cs/161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