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不是冒险,人生才是北京青年周刊

发布时间:2024/12/2 11:50:18   点击数:

《徒手攀岩》中国首映礼当天,主办方贴心地给每个观影的观众都发了一个氧气袋,分钟的影片播完,每个人的氧气袋都空了。

而影片中那位让人倒吸冷气的勇士,站在你面前时和他在银幕上一样,有些瘦小(也许体重和体积更小才能更好攀岩),有些局促,有些神经质或者说与众不同,不太会讲话技巧更不会和人打交道,很显然,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远比不带任何保护裸露在英尺高的悬崖峭壁上更让他难堪。

为了显示自己会聊天,Alex甚至当众表示他当天所穿的鞋子和拍摄《徒手攀岩》时的是同一双。

事实上,这部讲述美国攀岩大师、全球徒手攀岩第一人亚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Honnold)的纪录片,记录了年6月3日Alex无辅助徒手攻克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英尺高的酋长岩的全过程,这一壮举被称为“攀岩界的登月之举”,而影片也早在今年2月就已经大出风头——影片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

影片的视角和拍摄难度令人瞠目结舌,看这部电影能吓死恐高症患者一点儿也不为过。正如Alex自己所说,虽然我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徒手攀登酋长岩的人,但是在这么大的IMAX屏幕前观影,你们也随我一道攀上了酋长岩,完成了徒手攀登。

不论何时,只要Alex在公众场合讲话,他总是会被问到两个问题:

“你不怕自己会死掉吗?”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如果把徒手攀岩比作成奥运会的话,他必须要拿到金牌,否则就要死亡。从23岁那年完成月华拱壁的无保护攀爬起,Alex就一直令人难以置信地刷新着人类反重力运动的极限。半穹顶,月华拱壁,闪亮之墙,菲次连攀,哪一项拿出来几乎都是每一个攀登者毕生追求的梦想。

19岁那年,Alex父亲在机场疾步奔跑赶飞机的时候心脏病突发猝死。这样突然的离开让亚历克斯开始思考人生和生活方式这种复杂的问题。他从大学退学,住在一辆房车里,开始四处攀岩。

影片中记录了年亚历克斯去做了一个核磁共振扫描,医生发现他脑内的扁桃体异常。脑内扁桃体的作用是对恐惧做出反应和控制,不管是因为常年徒手独攀而导致异常,还是因为异常才能完成徒手独攀,总之这件事说明:亚历克斯对害怕的理解和控制能力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聚焦于如何让人吓出冷汗,而是展现了Alex人格的方方面面,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恋人的电话。在这部纪录片中,你能看到的不是一个有着强大心脏的神一样的存在,而是一个有很多恐惧需要克服的小男孩,他讨厌吃蔬菜,害怕拥抱和跟陌生人说话,但是后来他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找到了方法克服这些恐惧,他也将这样的练习方法应用在自己所热爱的攀岩事业上。

影片中你还能看到Alex的公益心。攀登几乎没有产出,是个极其自我的运动,作为这项运动最出色的人之一,Alex却展现出极强的公益心,他是素食主义者,尽可能减少物质的需求与浪费,为的是更少的碳排放,他把所有收入的1/3拿出来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公益基金。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限风光在险峰”,英尺不仅仅是酋长岩的高度,也是勇敢者梦想的高度,攀岩不是冒险,人生才是。

人究竟该如何度过一生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Alex给出了一个极端且酷的答案。他的价值观不管你是否苟同,都不妨碍这部关于他的电影《徒手攀岩》和自传书籍《孤身绝壁》值得一看。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有梦想并敢于为之奋斗一生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对话

Q-《北京青年》周刊

A-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Honnold)

Q:对于没有什么攀岩经验的人来说,你会给他们些什么建议呢?

A:对于完全没有攀岩经验的人来说,我会鼓励他们先去攀岩工作室或者室内场馆体验一下攀岩,如果对这项运动感兴趣可以继续尝试,不感兴趣也不会丢掉性命,所以可以先建立兴趣。

Q: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攀岩的危险性?

A: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项极限运动,但是在我看来徒手攀岩并没有那么危险,但是前提是要像电影当中那样进行大量准备,降低风险,这样才足够安全。我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带绳索试攀爬、记录和熟悉每一个岩点,以及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在这次挑战之前,我几乎做到了我所有能想到的准备和训练,我把风险降到了最低。这也使得影片中这次酋长岩徒手攀岩成为最让我感到满意的一次攀岩经历。

Q:现在很多极限挑战者会采取直播的方式,你有没有想尝试通过直播这种新型方式把自己攀岩过程记录下来?

A:我对直播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如果大家想要看到我攀岩时种种的经历,看这部纪录片《徒手攀岩》就好,影片很完美地捕捉到了我攀登整个过程。我做徒手攀岩,更多是个人兴趣和爱好,并没有必要分享给每个人。当然如果你想了解我最近的生活,你现在看到的这部电影就是最接近我的生活。

Q:你如何忽略镜头的存在?你跟女朋友桑妮的那些片段很有意思,你是如何在镜头前自如表现感情的?

A:其实倒不是说我学会如何无视镜头,而是我对整个摄影团队非常信任,我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就好像一家人,做同一件事情,自然而然把最本真的东西流露出来。在攀岩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不会注意到镜头存在,这也证明了我跟摄影团队之间互相彼此信任和默契。我认为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所在。

Q:现在你和桑妮结婚了吗?纪录片中提到了乌里(同样是一位著名攀岩家)在攀岩过程中意外去世之后他妻子的状态。对于你攀岩的爱好桑妮的态度是怎样的?

A:我和桑妮现在还在一起,还没有结婚,这跟攀登酋长岩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桑妮对我攀岩事业非常支持。

《孤身绝壁》书摘

在这本书中,Alex讲述了自己迄今为止令人震惊的七次无保护独攀,让我们得以一窥他那具有高度敏锐性和洞察力的头脑内部,一切是如何运作的。

1

在我十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去了当地的攀岩馆。那只是随机尝试的另一种娱乐,但从第一天起,我就“相中”了它。那之后的很多年,他都会开车带我去岩馆,花整个下午的时间给我打保护——他自己对攀岩没什么兴趣。后来他甚至开车带我去加利福尼亚的其他岩馆去参加比赛。

他是个话很少的男人。我们会开几小时的车都不交谈。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他来说不太舒服,但是他会使用自己的方式——毫不厌倦地为我打保护,开车送我去全国各地,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2

我一直都被问及风险的问题。通常的问题是“你害怕么?你感到过恐惧么?你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我真地厌烦了一遍遍去回答这些问题。坦白说,到目前为止,在攀登过程中,我从没遇到过真正危险到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情况,除了年我在太浩湖那次荒唐的踏雪板事故……我对风险和攀登的看法让很多人吃惊。我不认为让人丧生的是超级难的路线、甚至无保护独攀。我认为庞大数量中等难度的攀登反而可能会致命……

关于恐惧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令人厌烦,虽然我知道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我跟其他人一样会感觉到害怕。危险令我恐惧。但是就像我回答无数向我问问题的人那样,如果我有什么天赋的话,那就是在不容许出错的情境面前能够不自乱阵脚。我莫名地就知道,在一些关键时刻,比如年在半穹顶感谢上帝平台上方的那些动作卡壳时,我该如何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从容面对它。

3

我相信探险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极限的。每一代运动员都会把它向前推进一个台阶,然后再一个台阶。毕竟,在年沃伦·哈丁和他的一帮同伴围攻登顶诺斯之前,酋长岩一度被认为是无法攀登的。现在57年过去了,诺斯已经被自由完攀过(琳恩·希尔),单日自由完攀过(还是琳恩,还有汤米·考德威尔),也在2小时23分46秒内被登顶过(汉斯·弗洛伦和我的速攀记录)。

我确定将来某一天,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被认为是轻松平常的。某一天,攀登者会认为5.12是极其随意的路线。他们会在5.14a的路线上热身。我无保护独攀月华拱璧和半穹顶的这类攀登将会走进历史书中,对那时的他们来说,这会很有趣,但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文康荦

编辑韩哈哈

图片及资料提供《徒手攀岩》片方、中信出版集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mlpy/161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