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s://m-mip.39.net/pf/mip_7720944.html 厦门大学“攀树运动”课程开课。图源:人民网 文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张强 大中小学都在上爬树课。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小学开设爬树课上了热搜。据介绍,这门课一到六年级都有安排。钱塘区教育局表示,爬树课将在全区推广,未来让每一位学生都会爬树。学正小学副校长刘时范表示,这门课十分受家长欢迎,他们甚至希望开设爬树亲子课,也去学学爬树。 爬树也是上课,其实早就不是新闻。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算是大学爬树课的鼻祖。年,厦门大学“攀树运动”课程开课。去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开设了爬树课。那么多学校开设爬树课,甚至上热搜榜引发全民热议,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戴上头盔、系上绳扣,或狼狈或矫健,花点时间,终于攀上枝头树梢,化身“人猿泰山”……这样的爬树课,确实有意思。相比跳高跳远,它更有趣味,更有探索感和挑战感。相比攀岩,它更有亲切感,更有回到童年的年代感。 攀爬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技能。事实上,在曾经的广袤农村,爬树、掏鸟蛋等,几乎是每个孩子童年、少年时代的标配游戏活动。一个瘦小的身影,三下五除二爬上树梢的画面,作为一种美好的经典记忆,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甚至在年长以后,很多人仍然有挥之不去的爬树情结。 现在的孩子,哪怕是农村的孩子,恐怕也不再把爬树当成娱乐活动了。现代青少年的娱乐活动,大多在手机里、虚拟空间里,眼花缭乱的游戏、光怪陆离的影像,足以占满他们所有的休闲时光。但,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然欲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和松弛感,是电子游戏所不能给予的,爬树反而以一种逆潮流式的非主流方式满足了“回归天性”的想象,在很多孩子眼中,爬树不仅好玩,而且很酷。 其实,重点并不是爬树课有多么重要、多么可贵,而是它体现了一种值得我们倡导和鼓励的教育理念。在科技掌控生活,电游占据心智的时代,年轻一代的动脑能力要远远大于动手能力。就以攀爬能力为例,即使在现代社会,攀爬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天有不测风云,一旦遇到暴雨、地陷、地震、雪灾……攀爬就可能不仅关乎兴趣,更关乎人命。 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上,我们永远不能认为动手能力或者说劳动能力的钝化,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攀爬躬耕,渔猎稼穑,这些传统的修为,是人之所以成人的必经之路。强健的体魄、坚定的意志、丰盈的思想、宽阔的胸怀、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凡此种种,都是在与自然界的交流与融合中产生和固定的,所以爬树课远远不是一门课程那么简单。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缺少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成修订,新增了不少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内容,积极回应了人们对体育健康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爬树课受热捧,也给当下以启示:体育课不仅仅是跑步踢球,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更要激发孩子天性和兴趣。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鼓励开展一些爬树课,绝不能搞成某种运动,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要适度且有规则。城市里的爬树课,首先要确保安全,要有专业指导、专业保护措施,同时也要爱护树木,要以专业而负责的方式上好爬树课。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jsyl/152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