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59岁老教师痴迷攀岩,去年红掉两条

发布时间:2020-7-22 15:32:11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731900.html

魏老师今年59了,他天天盼着退休。他跟年轻人在一起,做年轻人的事情。他说,过去可能还行,我硬撑着呢,青春好像还能停留。但往前看,老了的日子真的不好玩。

魏老师持续攀岩快十年了,问及这个持续背后的动力,他回答,“是生命。”人由不同的材料组成,有的人是一把火柴,点着了,但一会儿就灭了;有的人是煤炭,烧着了就能持续很久;魏老师可能是太阳能。

攀岩对他而言,是一种永恒的激情。

魏老师在尝试攀岩线路

成为岩棍,就这么定了!

8年前来到白河,魏老师还只是个流窜岩友,塌山村郭老四家住几天,德来家住几天。年,魏老师下了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正式在白河安了家。

这样的决心,有个词可以一言以蔽之:岩棍。

魏老师从中文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对“岩棍”的看法,“很多人不喜欢这个词,你想啊,带’棍字’儿的没一个好词儿。党棍,赌棍,讼棍…但是,这些贬义的词有一个潜在的共性,觉得非得是“岩棍”不足以揭示出攀岩爱好者那种边缘小众,丑陋邋遢,一条道走到黑,不可能改造好,无法回头的意思。我觉得这个棍字从众多恶名累累的负面称呼中汲取了力量,加上岩石的岩字,才能形成足以描绘攀岩爱好者那种无可悔改坚硬粗砺的性格质地。这事儿就是改不了了,就这么定了。”

魏老师深思熟虑之后坚持认为,非岩棍不足以表达自我。

魏老师和其攀岩搭档

有时候魏老师会锄锄地,捯饬捯饬,本略显破落的院子经他拾掇一番,即便还是乱,但至少像了个家的样子。春天时,薄荷枯枝太过茂盛,魏老师一把火烧了,来年春天,蓄能的郁金香倒是春风吹又生地出了芽。

魏老师还真是老师,之前学哲学,现在学校教计算机。一周上两次课,其余时间要么琢磨是否该来白河,要么在来白河的路上。

成为岩棍之前……

在全身心投入攀岩事业前,魏老师出过三本长篇小说。作为北京作协会员,年出了第一本书,第二本《垂直的舞蹈》出版于年,讲的是中年男子在攀岩馆偶遇年轻姑娘的故事;2年后,第三本也面了世。“我要想加入中国作协也随便,他们一般要求2部长篇小说出版就行。”

魏老师一直想再继续创作,但动力消失了,他转而投身创作朋友圈的段子,一写就超过限额(字),于是干脆去申请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jsyl/102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