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改作业和攀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5-17 16:35:30   点击数:

成长,就是一次次朝向更好的蜕变。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孩子草草地写完作业心急火燎地准备去玩;如果他/她在哪一件事情上做得不错,会第一时间让你看到,甚至不厌其烦地重复。你是怎样看孩子这样的行为呢?又会怎样做呢?

01

改作业——带来成长的事儿,花多少时间都值得

“妈妈,我写完了!”三三把作业本往我面前一推,就要去玩。“等会儿!”我叫住她。“你看看老师写的‘7’跟你写的有什么不一样?”三三观察了一下,“老师写的‘7’最后停在中间,我写的跑到角上去了。”然后小丫头看着我说“妈妈,你不会让我都重写吧?”我点了点头。“唉呀,妈妈,我都快累死了!”丫头表示抗议。

前两天遛晚的时候,我俩看到一个保洁阿姨,年纪跟我父母相仿,穿着厚实的保洁服,守在保洁车旁边整理一天收集到的纸夹板。三三好奇地问我“妈妈,她不热吗?”对面广场上是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和舞动的人群。马路在那个时候似乎成了一个结界,分割了两个世界,一个寂静沉默,一个热闹喧嚣。

“三三,还记得我们看到的那个保洁阿姨吗?你觉得她辛苦吗?”我看着对面的小丫头。“当然辛苦啊!”小丫头回答得很干脆。“三三,对于那个阿姨来说,可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能做保洁员对她来说也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你现在还有爸爸妈妈保护,你要多长些本领,你的本领越大,你以后好的选择就越多。就可以过你想过的生活。就像莫阿娜(电影《海洋奇缘》的小主角)一样。”一个人如果不为成长吃苦,就一定会为生活吃苦。差异就是前者终会“自由”,后者总是“困顿”。

三三还是懂事的,重写了一遍。又自己检查了一遍,把“不合格”的又涂了重写,直到所有的“7”都合格。能够带来成长的事情,投入多少时间都值得。这是笑来老师“出售时间的铁律”中的第一条。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有一种思维方式被称为“终点式思维”,就是遇到一件事,先想到的就是“快一点儿完事,快一点儿看到结果”。比如三三想的是“快一点儿写完,让妈妈表扬我”、“快一点儿写完,就可以去玩了”。其实不光孩子会这么想,大人也一样,只不过是作业换成了工作、家务什么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不会深度思考而常抓不住重点,效能低;重视短期效益,易短见;关键时刻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不给力。但凡称得上是“好”的东西,都没有一蹴而就的。知道“要好儿”,还要做到“有耐心”。“耐心”就是接受“低效能状态的自己”,向着目标不断前进。鼓励孩子有耐心,家长就要比孩子先有耐心,先接受孩子起步时的低效能状态,心平气和的陪着孩子,让孩子不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而焦虑,而是在父母鼓励的目光中安心探索。

02

攀岩——表现型选手vs进取型选手

三三近来喜欢上了攀岩,因为她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登顶”了。还故意不拍那个红灯,看到我和她爸比她都着急“都到了,快拍啊!”,享受着“Soeasy!”的那种暗爽。几次过后,小丫头有信心挑战高一级的路线了。

“当你选择了一条路上的风景时,你也选择了这条路上的苦难。”三三很快发现,这条新路线让她很不适应。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攀住,手脚的用力方式也不同于从前,总之不到一半,就放弃了。休息了一会儿,小丫头转头又去爬之前的,相当顺利,还在顶端接受路人的“仰慕”。下来以后,我们鼓励她去挑战那个新的,她以“妈妈,我不敢”拒绝。扭头,又要重新体验“老路线”带给她的愉悦感。

“三三,1加1等于几?”我忽然问她。

“等于2!妈妈,我还知道2加2等于4,2加3等于5”小丫头自豪地说。

“那如果一个小朋友跟你说‘我知道1加1等于2,我很厉害吧!’,你怎么想?”我看着眼前这个1米多高的小人,等着她的回答。

“那个太简单了,不算什么厉害的啊!我还会5加5等于10呢!”

于是,我赶紧补上“是啊,因为你数学会得更多,所以你觉得会1加1等于2,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就跟你攀岩一样,你攀到顶的那个,是最简单的,在真正会攀岩的人眼里,是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就像你觉得会1加1等于2,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一样。”

三三愣了一下,看着我们,“妈妈,我累了!”其实,孩子是需要整理一下思路和心情。几分钟后,小丫头,走到那个高一级的路线前,开始挑战。不管她能攀多高,我和她爸都为她高兴,因为她走在了“成长”的路上。

成功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而成长才是更重要的。三三的“攀岩反应”让我联想到了笑来老师提到的“表现型”和“进取型”。他说,人无非分为两种,“进取型”和“表现型”。进取型,为自己的成长而行动。表现型,为获得他人肯定而做事。

我们希望孩子是进取型。进取型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个人成长上,高度自主,更容易因长期正向积累而获得更长久的“自由”。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鼓励,看重孩子挑战未知的勇气和过程中的坚持,跟孩子一起面对。不评价,更不贬低孩子。

03

小结

1.对于带来成长的事情,投入多少时间都值得。

2.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3.警惕“终点式思维”。

4.父母要比孩子先有耐心,先能接受自己的“低效能状态”。

5.“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6.鼓励孩子成为“进取型”的人。父母要先做到不以“结果/表现”评价和贬低孩子。注重孩子挑战未知的勇气和过程中的坚持。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请深深地感谢他/她的到来,因为孩子让我们有机会可以深深地思考,深深地爱!

三三妈妈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殿疯长在哪里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zb/82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