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垂直90度的花岗岩山上,寸草不生。 在这样野草都很难生存的岩壁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 慢慢地,这个小红点逐渐变大,原来,这是一个人。 他在斧劈刀削般的光滑岩壁上艰难地攀登着,今天,他要征服这座山峰。 他是一位徒手攀岩家,名叫亚历克斯-霍诺尓德(AlexHonnold)。 徒手攀岩,顾名思义,就是全程用手攀登山峰。 几乎不用任何装备,也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 全程只带一个镁粉袋,里面的镁粉用来增加摩擦力。 这一路唯一能用、也是最有用的装备,就是双手和双脚。 一旦出现失误,哪怕最微小的错误,结果只有一个,死亡。 这次,亚历克斯要挑战世界上攀岩难度最高的地方,酋长岩(又名酋长巨石,ELCpation)。 这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也是全世界攀岩爱好者都想征服的圣地。 它也是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景观之一,这要感谢苹果公司的大力赞助。 不仅苹果MAC笔记本上有它,壁纸屏保上都有它的照片。 酋长岩,在群峰之中兀自突出,高耸入云。 它壮阔伟岸,像个高居发号施令的印第安酋长,因此而得名。 酋长岩近米高,岩壁呈90度的花岗岩山体。 花岗岩在经历过几万年时光的冲刷已经无比光滑,几乎不存在任何手点。 攀爬几乎全部需要依靠smearing技巧(即通过将脚压住岩壁而借助攀岩鞋的橡胶边缘来“踩住”竖直岩壁支撑自身体重向上移动)。攀登者需要在掌握极好的平衡同时保持足够的向前的动量来防止随时可能发生的滑落。攀登路线是如此之难,以至于莫说无保护攀登,光是带着保护绳登顶一次都足以登上新闻。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酋长岩Freerider路线,资料来自《国家地理》 年,酋长岩第一次被人类成功征服,不过前后共计花了46天时间。 这一次,亚历克斯没有任何人帮助,不携带任何保护措施,也没有带任何水和食物补给,就要征服这座高峰...... 《徒手攀登》 FreeSolo 这部纪录片由国家地理出品,由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ChaiVasarhelyi)和丈夫金国威(JimmyChin)共同制作完成。 豆瓣评分高达9.1,在国外电影专业网站上,它的口碑更是好到惊人。 IMDb8.5分、烂番茄98%新鲜度、Metascore83分,它还被提名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光看画面就知道,拍出这样真实的纪录片,难度极高。 但它并不仅仅是因为难度高,而是故事让人看得后背发凉、手心冒汗...... 01. 拍片计划始于年10月,到年春正式拍摄,最终花了约三年半才完成。 要拍摄到最真实的画面,摄影师需要全程跟踪,在危险的岩壁上作业。 所以,参与拍摄的摄影师几乎个个都是飞檐走壁的攀岩高手。 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设备也非常专业,对地形了如指掌。 但即使做了最周全的准备,依然危险万分。 在开拍时,他们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缆索,能保障生命安全就是一根细细的绳子。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最重要的事,是要优先保障主角亚历克斯的安全,在拍摄时不能对他有任何的干扰和影响。 在专业攀岩者看来,徒手攀登酋长岩基本上都跟送命差不多。 用安全绳攀岩都九死一生,在完全没有保护措施的状况下攀岩,那就是十死无生。 Tommy,摄影师之一,也是资深攀岩家。 他说,“我用了20年的时间才敢爬酋长岩,最后登上山顶,我也从来没想过徒手攀登这座高山,因为没有丝毫误差的余地,就像在奥运会中拿不到金牌就得死一样。” 拍摄的机位,是摄制组和亚历克斯商讨之后确定的,主要有三种: 远距离跟踪拍摄、固定点安全绳近距离拍摄,以及航拍。 航拍镜头非常少,都是为了保证主角的安全。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山下固定机位远程拍摄,所以经常会出现跟丢,导演要用对讲机找人的“尴尬”状况..... 摄影师们比攀岩的亚历克斯都要紧张,他们必须小心翼翼,以免对亚历克斯造成干扰。 因为看着这样无保护的攀登,真是心惊肉跳,还完全无能为力。 片中的一位摄影师就说,“以后我再也不拍这个了”。 你如果不信,就来看看下面的画面。 看一眼,就手心冒汗。 图片来自JimmyChin的Instagram 02. 对亚历克斯来说,酋长岩也并不是想爬就爬,要等待最好的时机,才能开始攀爬。 因为一旦开始攀岩,中途就绝对不能失误,原路返回比往上爬更危险。 在酋长岩时常会有恶劣天气,也会发生天气突变的状况。 于是亚历山大一边练习,一边等待时机。 如果天气、湿度不合适,那就需要继续等待下去。 他的生活非常单调,住在房车里,每天不停的练习引体向上。 在车里,他还专门设计了单指引体向上的训练设备。 在攀岩时,手指要在岩石缝隙间承载起整个身体的重量。 亚历克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可以说,他有点自闭倾向。 他85年出生,从小就独来独往,沉默寡言。 很少得到父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