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少年攀岩说中国绍兴青

发布时间:2020-11-18 11:35:58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10月24日至25日,今年唯一一个全国性青少年攀岩赛事——中国(绍兴)青少年攀岩公开赛在浙江绍兴市奥体中心成功举行。在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下,中国登山协会、浙江省体育局、绍兴市体育局等各单位齐心协力,创造一切条件让本次比赛得以顺利举办。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名青少年选手参赛,孩子们的攀岩梦想得到了细心呵护和延续。

10月25日下午,绍兴市奥体中心傲德攀岩馆内,最后一项难度赛决赛正在进行。

本次比赛运动员按照年龄分为U7(6—7岁)、U8(8岁)、U9(9岁)、U11(10—11岁)、U13(12—13岁)、U15(14—15岁)共6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再分设男、女两个组别,比赛设难度赛、速度赛、攀石赛3个项目(其中U7、U8、U9三个组不设攀石项目)。

在此之前,选手们已经完成了速度赛和攀石赛的比拼(U7、U8、U9三个组的选手只比了速度赛),在难度赛上的对决将决定他们最终的全能成绩,场面格外激烈,加油声此起彼伏。

号选手周语和出场了,她要过几天才满7岁,参加的是U7组。现场解说的声音回荡在岩馆内:“周语和,来自广州超极限攀岩队,她看起来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她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的确,她的身高只有1.12米,站在10多米高的难度岩壁前,显得更加娇小。但她脸上没有一丝胆怯,起步后,一点一点稳稳地向上攀爬。看台上,她的爸爸大声喊:“妹妹,加油,你是好样的!”

△周语和

她是周瑾和的妹妹。两三岁的时候,她就跟着姐姐在爸爸的攀岩馆里爬岩壁玩儿,锻炼出很好的岩感。姐姐这次也来了,参加的是U11组。

她个子太小,线路上很多岩点和造型的距离对她来说太大,实在够不着的时候,她就往旁边绕一下。采用这种“迂回战术”,她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点,坚定地向上攀爬。虽然最后未能登顶,但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她在速度赛中的成绩也是第二名,最终她获得U7全能第二。

△周语和与姐姐和爸爸

坐在现场的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丁祥华目睹了这一幕,看到精彩处,他情不自禁地为小语和鼓掌。在她身上,他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练攀岩的影子。

十年磨一剑

构建青少年攀岩赛事体系

年,丁祥华考上成都地质学院(后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通知要组建攀岩队,让有兴趣的学生去参加体测。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了体测,没想到通过了,从年开始训练攀岩,当时学校的教练是中国登山界的前辈丛珍。

丁祥华体型偏瘦,臂展比身高长八九厘米,手掌大,左右手在力量、灵活性、协调性上大致相当,也喜欢攀爬。可以说,他从身体到心理都是为攀岩这项运动而生的,因此他训练很刻苦。

△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丁祥华

年,他参加全国攀岩比赛(那时只有难度赛),他预赛第一,决赛没比好,只拿了第8。他心里很不服气,回来后更加刻苦训练,每天要求自己做个引体向上,操场上的单杠、宿舍的门框都成了他的训练场地。

年,首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长春举行,丁祥华一举夺冠,成为成都理工大学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全国冠军的在校大学生,载入了全国攀岩锦标赛和成都理工大学史册。

年大学毕业时,他在日记本里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要为中国攀岩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毕业后,他到宁波一个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待遇不错,前景很好。但出于对攀岩的热爱,他主动找到宁波市体育局,代表宁波参加了年至年的全部全国攀岩比赛,名列前茅。

年,丁祥华进入中国登山协会,参与攀岩推广和赛事组织,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将兴趣爱好变成了工作。中国的攀岩运动开始在北京以及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发展起来。

年,首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举行,设置了少年组,参赛运动员为人。这是中国攀岩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全国性青少年攀岩比赛。

年1月,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中国登山协会趁势而为,于年8月8日在全国几个地方同时开展了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

同一年,如今的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余建新才刚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他参加了年的推广活动,在两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一个冠军一个亚军。

年,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在时间跨度和范围上做了升级,覆盖了16个城市20个推广单位。

年,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正式升级为“攀岩希望之星”,范围和时间跨度更大,覆盖了40个城市。

年,“攀岩希望之星”推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达到50个城市88个推广单位,并启动了“攀岩进校园”计划,发展了东西南北4所“攀岩特色学校”。同年,余建新进入中国登山协会,参与青少年攀岩推广、赛事组织工作。

年,全国有60个城市个推广单位参与“攀岩希望之星”推广活动,年终总决赛参与人数达到创纪录的人。同年,随着参赛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登山协会推出全国首届少年攀岩锦标赛,参赛运动员年龄为8—13岁;原来的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参赛运动员年龄变为14—19岁。

年暑假期间,在全国举办“攀岩希望之星”7大区域交流活动,正式建立起国家、区域、省、市四级赛事活动体系。同年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凯乐石全国攀岩希望之星年终交流大会”在珠海举行,共有来自全国60多支代表队的多名青少年攀岩爱好者和多位领队、教练及小朋友的家长参加。

在校外大力推广普及攀岩运动的同时,继续开展“攀岩进校园”活动,持续加强青少年攀岩推广,发布青少年攀岩安全规范,既以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也为攀岩项目做好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方面的后备人才储备。

年,在整整10年的全国“攀岩希望之星”推广活动和5年的“攀岩进校园”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在攀岩入奥的大背景下,中国登山协会于年11月在广西桂林开启了全国青少年攀岩联赛。

年年初,中国登山协会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将全国青少年攀岩联赛升级为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从年11月至年9月,分别在广西桂林、广东东莞、上海、辽宁沈阳、宁夏银川、重庆、浙江江山举办了7站比赛,总参与人数近万人。

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和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共同支持下,正式将攀岩项目纳入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范畴,比赛采取7场区域赛和1场总决赛的模式。

区域赛于年3月至4月在成都、佛山、银川、沈阳、长沙、杭州、天津7个城市顺利举办,总参赛人数达到人。

总决赛在重庆九龙坡区华岩壁虎王国家攀岩示范公园举办,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首次联合举办的高规格攀岩比赛,共吸引了89支代表队的名运动员参赛。这一比赛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攀岩赛事体系,推动了各区域青少年攀岩的交流与水平的提升。

年,受疫情影响,原定的青少年攀岩赛事无法按计划进行,中国登山协会全新推出赛制更灵活的青少年攀岩公开赛:年龄段从8个缩减为6个;攀石预赛线路增加至8条,难度预赛线路增加至3条,并可多次攀爬尝试,旨在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同时给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锻炼机会;U11、U13、U15三个组难度决赛首次采用先锋攀登方式,对青少年选手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梳理中国青少年攀岩赛事10余年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于年推出的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可谓功不可没。余建新感慨:“年,我在北京偶然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与青少年攀岩结缘;年我进入中国登山协会,一直从事青少攀岩工作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岩壁上的拼搏精神和一张张笑脸,顿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青少年练习攀岩

能全面提升体力、智力和毅力

在中国(绍兴)青少年攀岩公开赛上,邵海涛有两个角色:比赛协办方绍兴市傲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次比赛副裁判长。

在赛场上,他要担任裁判工作;赛场下,他要负责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本次比赛的举办地——绍兴市奥体中心傲德攀岩馆就是他经营的岩馆之一。

△绍兴市奥体中心(图/赛事组委会提供)

年,喜欢登山的邵海涛接触了攀岩,并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全国初级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随着对攀岩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再加上攀岩入奥的消息,他决定转型做攀岩。

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考察一圈后,他发现传统的攀岩馆生存“很成问题”,通过再三思考,他决定将攀岩馆定位成“青少年攀岩培训基地”。

在绍兴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绍兴市傲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绍兴市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改革试点单位,公司全权负责绍兴市青少年攀岩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同时承担绍兴市下属各区县青少年攀岩队和绍兴市青少年攀岩队的组建、训练以及参赛任务。

年,位于柯桥区的青少年攀岩训练基地建成后,邵海涛开始着手从柯桥区各学校选拔攀岩人才。

10岁的毛京京之前练过几年体操,经过几轮选拔后,成为绍兴市青少年攀岩队的一员。有体操训练的底子,她在攀岩方面进步很快。

年4月,仅训练几个月的毛京京参加在宁波举行的浙江省青少年攀岩锦标赛,在难度和攀石项目均获得第6名;9月,在浙江江山举行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上,她夺得人生第一个攀岩冠军:速度第1、全能第2。

今年,青少年攀岩公开赛在家门口举行,父母和弟弟都来赛场陪她。在“亲友团”的支持和鼓励下,12岁的她获得了U13女子全能冠军。练习攀岩之后,她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学习和训练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了,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

△毛京京

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丁祥华对攀岩带来的好处感受颇深,在他看来,青少年练习攀岩,能全面提升体力、智力和毅力。

体力上,练习攀岩能够在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智力上,运动员在攀爬之前要观察线路和支点、造型,攀爬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思路,对孩子的逻辑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决策能力等都有很好的锻炼;

毅力上,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要不断挑战新的线路,攀岩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目前,邵海涛的公司已拥有柯桥区、越城区两个绍兴市体育局正式授牌的青少年攀岩训练基地,能满足日常训练以及相关赛事承办要求。短短两年多时间,绍兴市青少年攀岩队运动员在浙江省、全国乃至亚洲各级别青少年攀岩赛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今年,按照市体育局的要求,邵海涛要完成4支区队建设,参加明年的市攀岩锦标赛。困扰他的最大问题是高水平攀岩教练人才的匮乏。而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邵海涛面临的问题,在丁祥华看来,这是制约中国攀岩发展的最大问题。

从国家队到省队、俱乐部队、学校队,不同层级的攀岩队伍对教练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中登协每年举办的全国攀岩教练员培训班能部分解决初级攀岩运动员的训练问题;而更高级别的教练员主要来自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他们通过通过培训、实战、交流成长为优秀的攀岩教练员。

同时,中登协在每年举办的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攀岩夏冬训营中,除了培养优秀的青少年攀岩运动员,也同时注重培养优秀的攀岩教练员。与优秀攀岩运动员的成长相比,优秀攀岩教练员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邵海涛的解决之道是与高校合作,选择那些在学校从事过专业训练、优秀的毕业生到公司工作,他们在公司提供的平台上成长起来,这种共同成长的经历,会让教练团队相对比较稳定。

假以时日

中国攀岩将引领世界

在丁祥华绘制的一幅“中国攀岩体系”示意图中,金字塔结构共分为4层,第1层也是最底层,是广大的“岩馆和岩友”,这是中国攀岩的基础人群,以市场化为主导;第2层是“岩馆+中小学和青少年”,这一层是高度社会化的,重点在于公益性的普及推广;第3层是“高校和大学生”,高校有自成体系的攀岩赛事,青少年攀岩人群可直接成长为大学生攀岩人群;第4层是“国家队”,汇集了中国攀岩的精英人才,代表中国在世界赛场展现中国攀岩的实力和风采,为国家争取荣誉。

△“中国攀岩体系”示意图

早在年攀岩入奥后,丁祥华就提出过一个观点:“中国攀岩的发展一定是政府和社会双轮驱动。在体制内,举国体制将继续存在,为中国攀岩短期内迅速发展赋能;另一方面,由于攀岩运动社会化程度很高,社会力量的参与,为中国攀岩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丁祥华说:“绍兴青少年攀岩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政府和社会双轮驱动的模式。我坚定地认为,青少年体育是基础性的工作,青少年工作做好了,其他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他表示,“中国攀岩体系”需要5大支撑:安全体系(标准、检测、认证等)、竞赛体系(各级各类赛事)、培训体系(相关从业人员都需要培训)、等级体系(场地、俱乐部、学校、运动员、青少年技能),这些都是将来标准化、体系化的组成部分。他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登山协会的职能将会从原来的“服务、引导、规范”转变为“服务、引领、共赢”,依靠更多的社会力量,带动大家共同发展,共建中国攀岩行业利益共同体。

在本次比赛中,技术代表白玲忙里忙外,她一会儿要安抚害怕岩壁太高的小朋友:“别怕,有保护员叔叔会保护你们的安全。”一会儿要为衣着单薄的小朋友及时穿上衣服,一会儿为小朋友整理背包和物品……攀爬前,保护员会给小朋友讲解注意事项,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攀爬结束后,他们会鼓励小朋友“爬得不错,你的柔韧性很好。”

△白玲

在青少年攀岩比赛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处理好与小朋友的关系。组织专业体育赛事出身的白玲对此深有体会,虽然辛苦,但她乐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在一个多人的参赛群里,一位母亲对我说:‘白玲老师,虽然你没有孩子,但我们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正因为我没有孩子,我可以把关爱带给更多的孩子们。”

除了比赛中工作人员的付出让丁祥华感动,还有赛事主办方、承办方、赞助商,家长和小朋友们。在去年的一场比赛中,他看到一个小朋友跪在地上写写画画,凑近一看,原来他在写作业:由于要参加比赛,他只能在比赛的间隙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从那次比赛后,他就要求今后的比赛要为小朋友们专门准备一个做作业的区域。

年,丁祥华提出中国攀岩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十万岩友;第二个阶段,百万岩友;第三个阶段,千万岩友。第一个阶段在年左右已经实现,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对于攀岩运动员的出路问题,他说:“你想想,当中国有了几十万岩友的时候,需要多少从业人员?当有一天真的达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攀岩人口的时候,这是多大的市场!”

机缘巧合,丁祥华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攀岩,然后发现自己非常适合这项运动,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给了攀岩。

回顾过去,中国攀岩的发展过程历历在目;展望未来,他说:“攀岩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我经常用‘裂变’这个词来形容中国攀岩的发展。我们已经打好了青少年攀岩的基础,做好了顶层设计,形成了中国攀岩发展体系和快速发展的势头,再加上中国丰富的自然岩壁资源,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攀岩在竞技方面、产业方面一定会引领世界!”

丁祥华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在比赛场馆的一个房间里,窗外传来小朋友们相互讨论线路的声音,还有偶尔发出的欢笑声。这声音在他听起来如同天籁,经过岁月这个音乐大师高超的作曲技巧,逐渐演进成激越的进行曲,成为中国攀岩引领世界的主旋律。

中国(绍兴)青少年攀岩公开赛赛事成绩

U7女子全能前三名王沐易周语和聂可

U7男子全能前三名张希羽王梓烁邝治爻

U8女子全能前三名邱紫恒杨可儿余依诺

U8男子全能前三名田仁初阎泓丞陈景淞

U9女子全能前三名蒋晨曦王心怡熊梓涵

U9男子全能前三名黄鹤鸣陈添乐朱成彬

U11女子全能前三名李美妮贺韵然李美莹

U11男子全能前三名徐黄梓墨赵一程周成

U13女子全能前三名毛京京鲁思然朱馨文

U13男子全能前三名王炳棠姚晋伟马元梁

U15女子全能前三名冯欣蕊吴春花孙露宁

U15男子全能前三名黄锦彬徐琪泽陆嘉成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投稿邮箱:

shiweijing

qq.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youhuo.com/qszb/10845.html
------分隔线----------------------------